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登报 > 最新刊登

“卡斯特”商标之争背后现渠道乱象

2016/8/5 7:58:11

“卡斯特”并不等于“CASTEL”

对于商标争夺,双方的官司长达十年,2013年3月,法国CASTEL全面启动“卡思黛乐”中文商标,并将公司的中文译名由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法国卡思黛乐兄弟简化股份公司”,印有中文“卡斯特”的商品与“卡思黛乐”没有任何关系。

2016年1月,经最高法院判决,法国CASTEL(法国卡思黛乐兄弟简化股份有限公司)最终赔偿李道之、上海班提酒业有限公司50万元人民币,本次判决为终审判决。从3373万元到50万元,为何最终审判结果与之前判决的金额相去甚远?

最高法院经审理认为,两家公司的商业标志构成要素虽然近似,但市场区分愈加明显,相关公众并不会因二者均带有“卡斯特”字样而将其混淆,判决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有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

据媒体报道,国家商标局网站显示,以李道之本人名义申请注册过的商标除“卡斯特”外,还有“奔富”“木桐酒庄”“杰卡斯特庄园”“拉菲传承”等大批涉及酒类名庄,同时还有“Chateau Le Vin”“里奥哈”等通用名称。

一位葡萄酒营销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卡斯特的主要阵地还是在江浙沪地区,既做贸易又做品牌推广需要非常大的进口量,尽管在国外买了酒庄,在选酒上有优势,但国外高端酒都是限产量的,卡斯特原瓶进口还是走中低端路线。

“做进口葡萄酒贸易的卡斯特由于起步时间早,属于剩者为王。”葡萄酒专家杨征健告诉记者,如今卡斯特也进行品牌化运作,这在国内较为少见,因为进口葡萄酒品牌化运作需拥有品牌知识产权而国内大多是贸易商,此外还需有品牌推广的预算和费用,卡斯特目前在江苏等地的高速公路广告牌推广以及包括每年的大型活动以及赞助高规格的论坛。

实际上,卡斯特赞助论坛也是为了提升品牌的价值拉升其品牌形象,其实卡斯特自身也清楚如果不做高端化推广品牌价值会变小。“不过,做了品牌推广也是给他人作嫁衣,这点从卡斯特打假不彻底就能看出来,卡斯特的市场人气并不是上海卡斯特集聚的,不能完全掌控市场所带来的‘卡斯特’这个概念。”蔡学飞认为。

用“白酒模式”卖红酒考验资金实力

记者了解到,由于2013年后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卡斯特经销商遭遇三公消费受阻政商团购下滑,于是从2013年开始,卡斯特进行经营模式转化,主要以白酒的模式运作葡萄酒。

李道之近期公开表示,过去上海班提酒业有很多经销商并没有自己的渠道体系,主要通过熟人关系卖酒,能够把进价200元左右的酒,卖到400元,销量还特别大,但是目前该公司正在收缩这样的经销商,因为这些渠道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益处并不大。